【WX-WY1】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。水库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,其坝体位移、沉降直接关系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——传统大坝监测多采用人工布设水准点、测斜管等方式,存在“三大短板":监测频次低(每月1-2次),难捕捉汛期坝体的动态位移;人工操作误差大(厘米级精度),无法识别毫米级的微小形变;数据整理滞后(需人工录入分析),难以及时支撑调度决策。大坝安全监测站以“GNSS高精度监测+长效稳定运行"为核心,专为大坝长期安全监测设计,成了水库汛期安全的“压舱石"。

监测站的技术优势集中在 “高精度" 与 “高稳定性":核心监测单元采用差分 RTK 技术,融合北斗 + GPS 双模定位,坝体位移监测精度达 ±1mm,能精准捕捉坝体在水位变化、温度波动下的微小形变(如汛期水位骤升导致的坝体水平位移);设备采用工业级设计,传感器外壳用 304 不锈钢材质,抗腐蚀、耐老化,能在大坝长期潮湿、高盐雾的环境下稳定运行(设计寿命≥8 年);同时配备双供电系统(市电 + 太阳能),汛期停电时太阳能板可保障设备连续 72 小时运行,避免因断电导致监测中断,确保关键时期数据不缺失。
系统集成能力进一步提升监测价值:大坝安全监测站并非单一监测设备,而是集 “GNSS 位移监测、数据传输、分析预警、系统联动" 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 —— 监测站可接入大坝现有水位计、渗压计等设备,实现 “位移 + 水位 + 渗压" 多参数协同监测,数据通过以太网 / 4G 传输至水库调度中心,平台自动生成坝体位移趋势图、沉降曲线,支持历史数据回溯(存储≥5 年);当坝体位移超预设阈值(如水平位移单次超 3mm),系统立即向调度人员推送预警信息,并可联动闸门控制系统,自动调整泄洪量,形成 “监测 - 分析 - 处置" 闭环,减少人工干预的滞后性。
某大型水库应用该监测站后,大坝安全管理更有底气:“以前汛期要派 6 人 24 小时轮班测坝体位移,数据要第二天才能整理完;现在用大坝安全监测站,数据实时传调度中心,今年汛期水位超汛限 1.2 米,坝体仅出现 2.1mm 水平位移,系统实时预警,我们及时调整泄洪,保障了大坝安全,下游 10 万群众也不用转移。" 目前,该监测站已广泛用于大型水库大坝、水利枢纽工程,通过 “长效监测、精准预警" 为大坝安全运营提供科学支撑,助力水利工程发挥防洪、供水、发电的综合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