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CQX12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】县域地区空气质量监测常面临 “建站难、维护贵" 问题 —— 某农业县曾计划建设 2 个监测站,传统建站需浇筑混凝土基座、焊接法兰盘,单站建设周期超 15 天,成本超 10 万元,且后续因传感器易受农田扬尘、雨季潮湿影响,每月需专人维护,一年维护费用超 2 万元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出现,以 “便捷建站 + 低维成本" 破解县域监测困境。

该监测站在硬件设计上充分考虑县域场景需求:配备 2 米碳钢支架,顶部无需法兰盘即可直接套接传感器,省去传统焊接、浇筑工序,2 名工作人员 1 天即可完成 1 个站点建设,单站建设周期缩短至传统方式的 1/10,成本降低 60%。某县环保部门仅用 5 天就完成 4 个监测站部署,覆盖县城建成区与 2 个重点乡镇,较原计划提前 20 天投入使用,快速填补县域监测空白。
针对县域常见的农田扬尘、乡镇工业粉尘、雨季潮湿等环境,监测站做了专项优化:传感器外壳采用进口 ASA 材质,防尘防水等级达 IP65,能抵御粉尘堆积与雨水浸泡;顶盖隐藏式超声波探头避免雨雪遮挡,哪怕春季麦田扬尘天气,也能确保 PM2.5、PM10 数据准确。某乡镇监测站在夏雨季连续降雨 15 天,设备仍保持稳定运行,数据有效率达 99.5%,无需工作人员冒雨维护。
监测站搭载十二要素一体式传感器,除监测 PM2.5、CO 等污染物外,还能捕捉风速、光学雨量等气象参数 —— 县域农业生产中,通过雨量数据可分析秸秆焚烧后的污染扩散趋势,结合 PM2.5 数据指导禁烧巡查;乡镇工业片区则能通过 SO₂、NO₂数据监控小型工厂排放。某县应用后,环保部门通过监测数据精准定位 3 处秸秆焚烧高发区,针对性加强巡查,当年县域 PM2.5 浓度同比下降 12%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 28 天。
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,静态功耗小于 1mA,搭配太阳能供电模块(支持 MPPT 自动功率点跟踪),偏远乡镇站点无需接入市电,每年电费节省超 5000 元;同时免现场校准设计,仅需每季度远程核查数据,维护频率较传统站减少 70%,某县 4 个站点全年维护费用不足 5000 元,大幅减轻县域财政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