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XQ3】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。在校园气象教学中,“数据断层" 和 “操作门槛" 一直是两大难题 —— 传统观测设备输出的数据多为纸质记录,学生需要手动录入表格才能分析,过程繁琐且易出错;部分设备操作复杂,需要专业人员调试,学生难以参与其中,导致 “观测" 与 “教学" 脱节。而校园数字气象站设备凭借数字化设计,从数据采集、传输到分析全流程优化,彻的底打通了气象教学的 “最后一公里",让学生真正成为观测实践的主角。

从硬件配置来看,这款设备围绕 “数字化 + 教学化" 双重需求设计:核心的数字传感器能将温湿度、风速风向等物理参数直接转化为数字信号,避免模拟信号传输中的误差,测量精度比传统设备提升 20%;搭配的数字采集器支持数据本地存储(可存 3 个月历史数据)和云端同步,学生通过校园网登录云平台,就能查看实时数据、导出历史报表,还能一键生成温度变化折线图、风向玫瑰图,不用再手动绘图计算。设备箱采用透明设计,学生可直观看到内部电路和数据处理模块,理解 “数字信号如何转化为气象参数";立杆支架高度适中(2 米),方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检查传感器状态,培养动手能力。此外,1 米 ×0.5 米的 LED 数字屏采用大字体设计,清晰显示各项参数,即使远处的学生也能看清,满足校园公共科普需求。
某重点中学使用该设备后,开展了 “数字气象观测实践课":学生分组负责不同模块,一组通过云平台分析近一周温湿度与日照的关系,一组检查传感器安装角度对风向测量的影响,还有一组利用 LED 屏制作 “校园气象日报",每天更新数据。地理老师反馈:“以前学生觉得气象观测‘离自己很远’,现在能亲手操作、分析数据,兴趣浓了很多;去年有学生还基于设备数据,写了‘校园微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’论文,获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奖。" 可见,校园数字气象站设备不仅是教学辅助工具,更能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欲,让数字化技术真正服务于校园教育。